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03-14 09:54 浏览次数: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区人民法院院长  衡  阳

2016年1月1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鼓楼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5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5年,我院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以司法改革为动力,狠抓执法办案,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年初,我院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并记集体一等功;12月份,市法院再次推荐申报我院立全省法院系统集体一等功。

一、履行审判职责,狠抓执法办案不放松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责,面对案件数量急剧上升、审判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情况,全院干警不畏难、不退缩,凝心聚力、负重前行,审判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凝聚一心奋力拼搏,圆满完成审判任务。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立案登记制推行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办案任务重、压力大。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0765件(其中含旧存案件2734件),同比增长21.31%。案件受理数突破2万件,创历史新高。面对困难,迎刃而上;面对压力,勇于担当。我院在第二季度就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开展争当“办案能手”、“办案标兵”等一系列活动,激励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在全院干警共同努力下,全年审(执)结案件17499件,同比增长21.66%。全年,收结案数量均居全市基层法院第2位,呈现出结案增幅超过收案增幅的良好态势,审判执行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二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裁判,保护人民群众合法诉求。树立“民生案件无小事”理念,切实维护涉诉民生权益。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438件,同比上升35.15%,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审结房地产案件1965件,同比上升15.18%;依法对“南京第一高楼”侵犯日照权纠纷一案作出被告补偿10万元的判决,该案被央视《东方时空》等栏目报道后,受到广泛关注。注重保护妇女、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家庭关系,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类案件1389件。依法严惩盗窃、诈骗、非法集资等与人民群众安全感密切相关类型的犯罪,审结各类刑事案件855件。面对毒品案件高发态势,充分运用刑事速裁手段,快速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毒品案件240件。

三是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功能,通过典型个案彰显法治精神,强化社会主体规则意识。在一起物业管理知情权纠纷的裁判中,依法确认业主对小区管理具有知情权,判决业委会公开相关信息资料。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对全国同类案件裁判形成示范效应。全年审理物业纠纷719件,促进了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加大侵权赔偿力度,在一起大闸蟹商标侵权案件中,判决侵权人赔偿损失100万元。全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29件,审结金融借款、证券保险、合同等商事案件2528件,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强化行政行为司法审查,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16件,判决行政机关败诉34件,败诉率为15.74%。在陈某诉南京市住建委行政诉讼中,依法作出支持利害关系人要求以姓名查询房产的判决,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结合审判执行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发出司法建议16份,其中一份司法建议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为区域法治化建设起到了良好推进作用。

四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维护法院司法权威。严厉打击虚假诉讼,构建诚信诉讼机制。年初,我院出台了《关于维护诉讼秩序构建诚信诉讼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虚假诉讼的情形、强制措施种类和范围。严惩妨碍诉讼行为,维护司法尊严,强化司法权威,依法追究2名虚假诉讼当事人刑事责任。全年对妨碍诉讼的5名诉讼参与人采取拘留措施,对12名诉讼参与人罚款73万元。其中,依法对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某市住建局罚款5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有力维护了诉讼秩序。不让司法权威落在纸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全年,受理执行案件4461件,同比上升31.6%;执结案件4337件,同比上升37.1%;拘留被执行人75人次,将3318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员名单。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不动摇

把人的发展作为法院发展的第一要素,高度重视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为法院工作的长远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一是提升法官职业素养,强化司法能力建设。随着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法官司法能力亟需提升,我院从促进法官“实践中思考”出发,与南京大学法学院合作,定期开办“法官学堂”,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疑难复杂问题转化为授课主题,通过法官主讲、全员讨论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法官裁判思维,有效提升法官司法能力,全年共开展12期法官学堂。立足“实践中总结”的理念,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不断提高法官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树立精品案例品牌。一年来,一篇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一篇案例获第九届“金法槌”优秀案例特等奖,我院被授予全省法院案例工作组织奖。践行“实践中提高”理念,强化司法调研,一项课题获全省法院优秀重点调研课题,一份调研报告获全市公务员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一篇论文获全省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一等奖,我院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

二是推行人员分类管理,提升司法辅助水平。结合法官员额制的要求,对审判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了25名主审法官,为他们配备了50名审判辅助人员,赋予法官对团队运行模式自主选择权,充分探索“一审一书一助”、“一审两助”等不同模式,明确主审法官对审判团队的管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案多人少”压力。对法官助理、书记员、聘用制法警等审判辅助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将岗位等级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助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在省法院组织的书记员岗位等级考核中,我院共有3人被评定为中级资格,47人被评定为初级资格,28人通过法律知识考试,在全省基层法院中位居第一。一名书记员获全省法院书记员业务技能竞赛第二名,并被授予“全省法院书记员业务标兵,一名书记员被授予“全市法院书记员业务标兵

三是凝心聚力争先创优,打造“鼓法”精神气质。立足“争创首善之区”的区域定位,逐步塑造“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鼓法”精神。倡导自治管理,成立青年法官发展联盟和书记员协会,组织开展了“青年法官红色之旅”、“迎国庆合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提升干警参与法院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团结意识。面对不断增长的案件压力,树立拼搏信念,自我加压,努力清案。2015年,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216件,同比增长21.66%。其中,结案最多的达到322件。一名法官因办案数较多,被市法院推荐申报立全省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强化务实理念,提前谋划,有效应对,年初即出台文件,紧抓审限管理和业绩考核两项关键性工作,实现全年案件收结的动态均衡和良性循环。树立争先意识,重视各项评先、竞赛活动,将“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鼓楼精神融入法院精神内核,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级以上各类表彰27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全院干警正是在“鼓法”精神气质的引领下,圆满完成全年审判任务。

四是自觉接受内外监督,切实规范司法行为。强化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加强纪律作风警示教育,以鲜活案例和反面典型教育干警守住廉政底线。加强内部检查监督,每月不定期抽查作息制度执行情况。坚持院领导带队巡查和纪检监察人员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司法行为的规范化。主动创新外部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果。将传统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庭,改变为“听”、“看”、“议”相结合的方式,向代表委员介绍案情,参加旁听庭审,倾听代表委员意见和建议,主动汇报法院工作,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104人次,政协委员听庭43人次。不断扩展接受监督的范围,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监督法院个案执行程序,促进司法行为的规范化。

三、优化管理机制,推进司法改革不懈怠

着眼于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不等不靠,谋划在前,积极探索,提前准备,为适应司法改革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切实推进司法民主。健全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召开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我院作经验交流发言,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的高度肯定,并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与市法院联合开展陪审员随机抽选试点工作,第一轮在全区适格人口中随机抽选出500名候选人,通过征求意见和资格审查,从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进行第二轮随机抽选,最终产生了100名人民陪审员,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目前,我院共有427名人民陪审员,随机参审各类案件3540件,为司法和民意的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保障法官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法官员额制改革的要求,提高法官办理多类型案件的能力,培养“复合型”法官。年初,通过自愿申报的方式,对5名审判员实行民商事案件全案由分案。切实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凸显法官的主体地位,将裁判文书的签发权全部还权于法官。大力推行院庭长办案制度,明确院庭长办案数量并定期通报,院庭长审(执)结案件2433件,占案件总数的13.9%

三是健全审判管理机制,主动适应司法改革。加强案件流程节点控制,严格审限变更审批权限。进一步加大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力度,出台《关于压降长期未结案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承办法官对超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必须承诺结案期限,期限内未审结的,由其庭长、分管院长审理。同时,对未结案原因进行评查,将评查结果纳入法官业绩档案。在案件增长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长期未结案件数量由年初的181件压降到94件。推行法官业绩评价,出台《法官业绩考核方案》,把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查等审判管理要求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确定分值权重,形成对法官的业绩考评综合档案,促进法官司法能力的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推进司法公开。继续加强网上立案、审判流程、庭审、执行信息和裁判文书等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全年,我院网上立案822件,裁判文书上网9407篇,均在全市基层法院居于前列。邀请群众旁听庭审748件,网络庭审直播202件,审判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力建设官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阵地,主动开展司法宣传,自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年,宣传报道典型案例572件次,推动营造守法、信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我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15年度在司法新闻宣传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人民法院”。

回顾2015年,在全院干警的团结努力下,我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政府的关心帮助,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受限于案多人少等因素,少数案件审执不够及时;二是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少数法官的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我院将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打造过硬法院队伍为保障,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具体要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妥善化解民事、经济等各类涉诉矛盾纠纷,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妥善审理金融纠纷、民间借贷等案件,保护金融债权,打击高利贷行为,规范市场投融资秩序。依法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实施。依法审理行政案件,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推动依法行政。

二是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司法工作水平。继续组织开展“法官学堂”活动,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法官法律素养和办案水平。发扬案例品牌传统,提高法官办理精品案件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办精品案件、塑知名法官”活动,树立新时期模范法官典型。不断完善人员分类管理机制,细化对法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等司法辅助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促进司法辅助人员业务技能的显著提升。通过搬入新址、建设院史陈列室等法院重要活动,推动全院干警自发形成“重要地理位置、较高工作要求、显著工作业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鼓法”精神气质内化为发展动力,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品牌的提档升级。

三是进一步落实司法改革举措,树立公正司法形象。不折不扣贯彻上级法院关于司法改革的各项具体要求,推动法官员额制、审判权运行机制等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继续深入开展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全国知名的人民陪审员工作品牌。进一步扩大自媒体平台影响力,加大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主动接受群众对司法的监督。深入推进庭审公开,不断提高公开开庭案件网上直播比例。继续组织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监督执行过程等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审议意见,妥善审理人大代表关注的案件。

各位代表,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下,在全面启动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法院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院工作新局面,为全区争创首善之区、建设幸福鼓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