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风采】根植社区沃土 书写履职答卷——记鼓楼区人大代表王心彤

发布日期: 2025-09-04 10:50 浏览次数:

在广州路社区的街头巷尾,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既是社区居民眼中“随时在线”的小王书记,更是群众心中“能办成事”的人大代表。作为广州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心彤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化作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的智慧、守护“一老一小”的温情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担当,在民生答卷上写下一个个鲜活的注脚。

以民为本,织就社区温暖网络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王心彤始终将“有困难您随时找我”的承诺刻在心头。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她以“五社联动”机制为纽带,推动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198位独居空巢老人安装智能呼叫设备;精准服务困难家庭需求,开办“爱心暑托班”和“研学冬令营”,累计服务儿童2640人次;针对特殊困难人群,常年组织代表和企业送温暖看望。每逢春节,她都会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与独居老人共包饺子,让寒冬充满温情;日常工作中,她定期为老人量血压、送药品,这些细节让社区服务更具温度。在文化服务领域,她推动社区阅读空间“子午书巷图书馆”提质增效,通过儿童读书会、女性阅读沙龙等活动,构建起“小有所学、中年有为、老年有乐”的和谐生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滋养。

双岗赋能,破解民生治理难题

立足人大代表职责,王心彤积极搭建“民声议事会”平台,联动多领域代表解决社区痛点。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难题,链接区级资源和产权单位,多次成功推进小区微改造、微更新行动,为辖区所有无物业小区111个单元增设222个消防灭火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言资政职能,2023年提交《关于优化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在区、街两级的支持下,辖区充电桩的设置得到优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2024年提交《关于探索党建引领过期物业拖地老旧小区全覆盖》的建议,得到区级部门高度重视,鼓楼区房产局牵头区管养集团进行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服务,问题得到圆满解决;2024年,在民声议事会中,居民提出华侨路54号小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获知情况后,她积极向上反映,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小区出新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在物业服务提升专项中,她创新“代表+网格员+物业”三方联席机制,通过每月“板凳会议”化解纠纷23起,推动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全面升级,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的承诺。

创新实践,构建全龄友好社区生态

秉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的信念,广州路社区率先试点“宁小蜂”驿站,与新业态群体形成“双服务”格局,不局限于为外卖小哥、保洁员等群体提供休憩场所,也积极为他们和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外卖小哥、保洁员也积极回馈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微网格员”,共建和谐社区。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她积极链接资源,开发非遗文化课程、“一米菜园”、儿童文化墙、各类职业体验课程等,让200余名儿童在快乐中成长。针对青年群体需求,创新“青年夜校”项目,以强化青年思想引领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青年素养、激发青春正能量为目标,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设青年兴趣班,让社区这一“小阵地”成为青年群体的“充电池”,为鼓楼高质量发展汇聚青春合力。通过打造“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整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今年已成功化解邻里纠纷17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坚持每年召开10余场“民声议事会”,从加装电梯到绿化改造,让居民全程参与决策,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正如居民张大爷所说:“王书记不仅把社区当家建,更用代表身份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

从社区书记到人大代表,双重身份赋予王心彤双倍责任。无论是推动危楼改造的“铁脚板”,还是创新服务模式的“金点子”,她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幸福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