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老小区消防设施不完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家应急救援专家建议,同时借鉴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在居民楼道配置手提灭火器成为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的广泛做法。区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增强消防应急功能,在居民楼道配置手提消防灭火器”的建议,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建议,在建议办理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紧扣关键环节,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在“建议提出”环节,确保民意基础广泛真实。该建议的形成,源于人大代表日常走访、接待选民所掌握的民情民意,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提升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水平的迫切期盼。同时,代表们围绕消防安全主题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建议内容更加凝聚共识,反映区域共性需求,为建议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在“协商办理”环节,搭建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平台。坚决摒弃“闭门造车”式办理,承办部门“开门办案”。通过加强与代表的全程沟通,严格落实“办前拜访了解意图、办中走访征求意见、办后回访汇报结果”的“三访”制度,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人大牵头召开协调会,相关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等多方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商老旧小区经费来源、公共区域管理责任界定等难点解决方案,凝聚工作合力。 在“落地实施”环节,推动基础夯实与民主参与。高度重视前期调研与民意摸底工作,摸清全区居民小区消防设施配备现状,全面掌握各小区特别是老旧楼道消防灭火器配置缺失和过期未更换等实际情况,建立问题台账,为精准推进建议办理奠定坚实基础。一批手提式消防灭火器在部分居民楼道配置到位,显著提升了基层消防安全应急能力。同时,借助街道人大工委和代表联络站力量,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面向群众普及消防应急知识,倡导“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理念,激发居民关注和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主动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效果评价”环节,落实成果由人民评判的民主标准。建议办得成效如何,不由政府部门自说自话,而是由代表和群众来评判。办理结束后,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进行“回头看”、开展满意度测评,对建议办理的实际效果、群众受益程度、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满意度不高或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形成工作闭环,真正做到建议办理“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 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总结此次建议办理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民呼我应”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渠道,推动更多民生实事项目在民主轨道上高效运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一线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