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应保尽保、合理利用,为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贡献鼓楼力量

发布日期: 2025-07-25 09:56 浏览次数: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悠久灿烂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鼓楼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

为推动鼓楼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造福全区百万群众,擦亮“首善幸福”鼓楼金色名片,7月23日,区人大常委会举办人大代表讲坛,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原局长叶斌作《应保尽保、合理利用—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关背景介绍》的专题讲座。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市人大代表中鼓楼组代表、部分区人大代表,区人大机关全体人员、人大各街道工委工作人员,区建设局、房产局、文旅局、规资鼓楼分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部分驻区单位代表、议政代表共400多人参加讲座。

叶斌副秘书长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个体的文物转向历史城市全面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过程,阐明了应保尽保的理论根据、合理利用的现实方向。首先是简要介绍鼓楼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以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鼓楼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两份规划对鼓楼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技术要求;第二方面是从国际、国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理论与实务演进,从学理上解释了上位规划编制的理论出处,从实践上要规避的方向;第三方面提出了鼓楼区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上的展望,期待鼓楼区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模范区,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做出贡献。

叶斌副秘书长的授课主题鲜明、思路开阔、内涵丰富、十分精彩。旁征博引国内外尤其是鼓楼区大量的生动案例,用图样精美的材料、生动活泼的讲述、深入浅出的阐释将南京以及鼓楼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与保护传承娓娓道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特别是对于未来的展望充分契合鼓楼区域特点,非常“接地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下一步做好鼓楼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以及区人大参与《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聆听讲座后,代表们获益良多、深受启发。

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区人大常委会将发挥代表作用,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赓续历史文脉,强化条例学习研究,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和法规修订征求意见调研,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助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让人文鼓楼焕发新的时代风彩。二是立足区情实际,推动条例修订完善,充分发挥鼓楼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深入开展好、落实好条例修法意见征询活动,倾听更多“好建议”、反映更多“好方案”,推动条例修订好完善好,助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三是聚焦文旅融合,释放条例经济效能,深入贯彻落实《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收集全社会对老街区保护、历史建筑修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活化利用好全区近600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传统历史文化的融合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推动鼓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