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纵横交错的管线网络,如同维系城市活力的“生命线”,其安全平稳运行牵系千家万户。区人大代表王文天提出了“关于加强电力电缆通道施工外破隐患管理的建议”,指出“要在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电力电缆安全”。区建设局高度重视此项建议,将地下管线保护置于安全生产的核心位置,持续强化监管力度,创新管理机制,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鼓楼区地下管线安全管理的意见》,旨在推动建议落实,为城市地下“生命线”精密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信息共享前置化,打通安全预警“最先一公里”。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中枢,规划资源部门核发工程规划许可时同步推送管线安全要求,区城管局办理道路挖掘许可时动态共享信息至建设局,审批部门发放施工许可时附送安全告知单,推动管线权属单位通过全市“多规合一”平台提前介入,实现规划、挖掘、施工三环节安全告知全覆盖,从源头打通风险预警通道。 四方交底规范化,筑牢施工监护“第一道防线”。严格执行开工前四方交底机制,建设、施工、监理及管线权属单位签订保护协议,工程监管部门与街道全程监督见证。针对监护需求,管线权属单位派驻专业人员旁站值守;施工单位依据交底制定保护方案,燃气高压管线方案实行专家评审,以刚性约束筑牢事前防线。 开工检查制度化,把好施工作业“准入关”。道路挖掘项目实行“多部门联检+多要素核查”机制,严格落实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要求,现场核验同意后方可开工,通过占挖管理系统实时上传影像资料,未完成交底项目一律禁止施工,实现安全准入全闭环。 现场管理标准化,拧紧规范施工“安全阀”。推行建设、施工、监理、权属、监管五方责任共同体,建设单位按要求开展管线放线、跟踪测量、成果汇交、规划核实等工作;监理单位动态审查方案,发现隐患时及时制止并提出整改意见;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管线保护方案;管线权属单位建立“智能巡查+三级处置”机制;监管部门推行限时联合验收,压实安全文明施工总责。 代表出题,部门作答。《鼓楼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管线安全管理的意见》的研究拟定,标志着全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向标准化、精细化、协同化迈出关键一步。区建设局将以代表满意和群众认可为目标,以该意见的出台与落实为契机,凝聚建设、施工、监理、权属单位及监管部门的强大合力,持续织密防护网络,提升技防人防水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的绝对安全,为鼓楼区高质量发展与市民安宁生活奠定坚实根基,真正实现地下管线运行“零事故”、城市运转“大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