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关于对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8号《审议意见书》的回复报告

发布日期: 2020-12-28 11:13 浏览次数:

鼓政〔2020〕91号

区人大常委会:
    收到鼓楼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鼓楼区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后,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专题研究部署,结合今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和分解,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问题短板,紧盯目标任务,加大政府投入,加快信息化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强化攻坚组织领导,创新综合执法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竖目标、定措施,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任务
    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2020年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及市对区目标责任书,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制定了《2020年鼓楼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强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2020年要继续争先进位,走在全市的前列;明确了蓝天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环境风险防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等7大类63项重点任务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落实主体。
    区政府针对治水、治气、净土及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进行细化措施,将目标任务项目化,研究制定了《鼓楼区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鼓楼区2020年度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鼓楼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0年度实施方案》、《鼓楼区2020年度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区攻坚办将各项考核指标、重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制表上墙、挂图作战,每周调度、按月考核讲评,压实各部门、街道、管委会等相关成员单位的污染防治攻坚责任。
    二、找短板、强手段,提高科学精准防治水平
    分析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照2020年的目标任务要求,比较兄弟城区的优势特点,要争当全市污染防治观战的排头兵,当前我区还需补齐短板和增强弱项。
    (一)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项
    1、治气短板:一是在认识上还要进一步凝聚共识。部分领导干部对治霾的长期性、艰巨性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认知。二是在城市管理上还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部分工地的文明施工扬尘管控的主体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三是在能力建设上必须下真功夫。尤其要在强化“互联网+监管”、视频监控“天眼”+自动监测“哨兵”能力建设上加快建设力度,在臭氧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突破。
    2、治水弱项:一是流域河道“水质”还不稳定。由于综合因素影响,部分河道个别河段、少数点位水质尚不稳定、指标波动等问题依然存在,河道水质还比较脆弱,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任重道远。二是“岸上”管网尚有短板。全区雨污分流片区,有一半以上为以前建设的老旧片区,这些片区因建设年代长、标准低、多年失管失养等原因,存在错混接、管网破损、渗漏等情况,直接造成了间歇性、偶发性污水下河,“岸上”问题将成为后续治理工作的重点。
    3、控噪不足:一是夜间噪声防控缺乏监管。2019年夜间施工扰民投诉7200多件,平均每天近20件,全市居首位。二是交通噪声控制仍需加强。夜间交通噪声达标率低,主要干道两侧的隔音设施要进一步完善。
    (二)增强污染防治攻坚手段
    1、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落实“点位长”负责制。在去年清凉山、山西路两个重点片区的基础上,增加滨江片区,实现全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管控全覆盖。
    二是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监控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快建设全域覆盖、数据共享、“天地空”一体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现实时预警、精准监管。建立研判分析系统和专家团队会商机制,为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实施机动车尾气收集治理。尽快推进完成草场门隧道尾气收集治理试点工程,净化交通干道环境空气。
    四是完成小型空气自动站的建设。实现街道空气标准化监测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各街道考核指标。
    五是推进重点治理。完成30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9座重点加油站油气三级回收升级;完成28家汽修废气治理提档升级。
    2、坚决打好净水保卫战
    一是降污水,加快推进南审校区水质净化站建设,新增日处理能力1万吨,同时严格排水管理,降低区域污水水位。
    二是疏管网,实施外金川河二期西片、清江南沟等五河流域排水管网清疏修缮,“查、测、溯、治”除排口,彻底解决雨污混流问题,压降溢流污染。
    三是美水岸,实施外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中水消泡处理,建成旭日东升桥,打通美化滨江岸线。
    3、开展“静音控尘”专项行动
    一是增设监测点。在每个街道设置一个噪声自动监测点,全区域开展噪声管控,并纳入环境质量考核。所有工期在6个月以上的工地实行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实时预警,严格落实扬尘源头管控责任。
    二是开展专项检查。自四月份起,全区开展静音控尘专项行动,各街道与执法部门实行联动,进行常态化夜间巡查检查,严格控制夜间噪声,回应百姓关切。
    三是优化城市交通。充分应用大数据平台,不断优化交通信号配时,设置拥堵路段提示告示标牌,科学促进道路交通畅通。
    4、加强臭氧污染防治
    一是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完成省、市下达柴油车淘汰;强化渣土车、机动车执法监管;6月底前,对全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油品抽检,禁止高排放机械使用。
    二是加强社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餐饮整治“回头看”检查;实施重点加油站油气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联网;强化涂料产品的使用管理;全面取缔露天烧烤行为;加强道路扬尘的管控措施,提高保洁水平。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与执法。继续推进餐饮企业油烟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对重点企业VOCs 进行加密监测,强化数据运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
    5、推进净土保卫战
    一是严格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动态更新全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督促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各项土壤污染防治任务和措施。
    二是重点治理。推进中央路331号地块、原通达合金材料厂地块治理修复。
    三是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监督产废单位落实管理要求,化解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水平。
    四是严格执法。做好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迎查准备。
    三、建机制、提效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存在一线人员看得见管不了,执法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违法行为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鼓楼区实行执法体制创新改革,在已有《鼓楼区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试行)》、《鼓楼区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改革试点、创新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基础上,今年制定印发了《鼓楼区关于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实施细则》。一方面将建设、城管、生态环境、市场等部门的执法权进行下移,强化一线检查监管人员的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专业知识和执法程序培训,做到简单问题立查立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有效查处和消除污染,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同时,对疑难复杂问题实行联合执法,采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街道对部门报到情况进行考核,实现部门街道可以双向考核,从制度上将城市网格化管理、污染防治攻坚等工作进行了无缝对接,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下一步,区政府认真抓好新机制的落实,将各项考核举措抓实抓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共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努力实现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