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展现特色优势 释放集聚能量

发布日期: 2014-04-03 16:47 浏览次数:

——滨江商务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位于新鼓楼区西北部,东起热河路、城河路、大桥南路引桥,南起中山北路,西至长江,北至长江大桥南堡公园,由南至北分三个地块,规划用地2.36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功能板块之一,也是主城区中最后一处整体大规模重建的旧城改造片区,更是承载新鼓楼区乃至全市总部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的坚实平台。从目前的建设发展情况来看,2号片区拆迁扫尾顺利完成,1号片区拆迁攻坚接近尾声,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也逐步由拆迁为主向突出招商转变,所以做好滨江商务区招商工作,对推动南京市拥江发展战略实施,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江商务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新引擎和“南京外滩”标志性主体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形势
    (一)滨江开发面临宏观政策收紧和区际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
    1.宏观经济总体不容乐观。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偏紧,经济增速出现减缓,新一届中央政府在资金流动性的管控方面趋向谨慎,融资环境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向尚不明确,去年以来,全市土地出让总量及溢价都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些都为滨江开发的土地招商、项目运作、楼盘销售、企业引入等方面带来不确定因素。
    2.区际竞争不断加剧。新的区划调整完成之后,南京各兄弟城区中改变的不仅是我区,还包括新秦淮区、高淳区和溧水区,它们的资源也被重新整合,也在区划调整的机遇中获得了新的优势。此外,下关滨江商务区还面临着河西新城(56km2)、南部新城(66km2)、浦口新城(93km2)、麒麟科技园(83km2)、江心洲(15km2)等其他功能板块的竞争。无论在政策扶持力度、交通体系配套、社会资源集聚等方面,下关滨江商务区都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区际竞争。
    (二)滨江开发拥有资源整合优化、土地整理调优等多重机遇。
    1.两区融合凸显资源整合效益。区划调整后,“资源+空间”带来的裂变效应成为新区发展最大的机遇。作为主城板块,原鼓楼拥有发达的科教、行政和社会资源,具有成熟的发展基础;原下关滨江开发已经形成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两区融合必将使资源禀赋叠加和空间能级扩展的效应全面显现。这种裂变效应带来的一流的产业导入和社会配套将有效助推滨江开发和招商工作全面提速。
    2.动迁扫尾助推土地整理开发。滨江拆迁工作已进入全面扫尾阶段,预计将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除先建后搬的工企单位之外的全部动迁任务,大面积、多地块的净地交付局面,将为土地的分割招商和增值收益带来利好。同时,为支持1、2号地块的后续运作,市政府将对相关土地的规划条件进行适度调优,也将进一步提高滨江区域在土地一、二级市场的吸引力。
    3.板块引领为滨江招商带来广阔空间。新区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七大功能板块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而滨江商务区作为其中之一,也必将在资金、项目、资源和人才等多方面,得到全区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这也为滨江招商工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二、实践与探索
    根据全区招商工作的总体安排和滨江面临的现实情况,目前,滨江的招商工作以土地招商和产业招商为重点,以优质土地开发商为对象、以“3+4+3”型产业为主导,利用两区合并后的优化资源、依托全新组织架构形成的专业团队,采取切实举措宣传滨江、储备商情、推进项目。
    (一)以经营首善城市的策略,推动土地招商。针对当前重点推进的1号地块,按功能已初步划分成永宁街-鲜鱼巷、大马路、长江广场、下关电厂、南渠片区等5个项目包。有针对性地挑选具备较强实力的知名地产企业,采取2-3家企业成片托底运作、多家企业全面分块参与的模式,做好商业、商住及住宅项目的总体平衡。现已深度接洽整体开发类企业华润置地、中信泰富地产等,分块开发类企业9家,包括瑞安建业、太古地产、和记黄埔置业等。

序号

企业名称

代表案例

1

华润置地(香港)

万象城、欢乐颂

2

中信泰富地产(香港)

陆家嘴新金融区

3

翠屏国际

翠屏住宅项目

4

瑞安建业(香港)

上海新天地

5

和记黄埔(香港)

梅龙镇广场

6

太古地产(香港)

太古广场

7

深业集团

沿海绿色家园

8

龙湖地产

龙湖住宅项目

9

上海中富投资

瑞贝庭酒店式公寓

10

北大资源集团

万达广场

11

红星美凯龙

家居MALL

    注:数据截至2013年8月
    (二)以培育高端产业的视角,促进产业招商。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航运与物流服务、高端金融与商务服务、创造力与文化、智能电网与软件信息等产业为重点,推动规模化、高端化、专业化的新兴产业总部向滨江商务区集聚,构建以产业链、要素链、研发链、运营链和服务链为核心的总部企业和高端产业集聚区。现已深度接洽各类企业13家,包括江苏邮政、南京港集团等。

序号

企业名称

洽谈项目

1

江苏省邮政公司

总部选址

2

南京港集团

总部建设及联合招商(8万㎡

3

南京全信传输

总部选址(3-5万㎡

4

江苏大全集团

总部选址(3-5万㎡

5

江苏精创电气

总部选址(2-3万㎡

6

江苏森风汽车集团

总部选址(2万㎡

7

江苏远东海运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8

南京连润运输贸易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9

江苏炜伦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0

江苏华海航运集团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1

南京中港船业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2

江苏全强海运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3

江苏泛洲船务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4

江苏恒顺达航运集团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15

南京恒瑞海运有限公司

购买航运中心楼宇

7

江苏金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入驻航运中心

8

南京盛航海运有限公司

入驻航运中心

10

川崎汽船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意向入驻航运中心

12

韩进物流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意向入驻航运中心

13

以星综合船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意向入驻航运中心

    注:数据截至2013年8月
    (三)以提高服务效能的理念,助力企业发展。及时掌握项目推进信息,全程跟踪帮办,为企业在注册登记、行政审批、税务登记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申请上市、争取政策扶持,为企业在用地、用工、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捷化服务。
    三、矛盾与困惑
    (一)区域整体利益与各拿地企业诉求如何平衡。各拿地企业的规模实力、运营理念、项目定位等不尽相同,对地块的规划条件、指标配比、分割方式等各有诉求。而滨江3幅地块已在功能定位、建设指标上完成了初步的整体规划。在保持滨江整体品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各拿地企业利益与诉求,如何延续1、2、3号地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面对个性化招商主体,如何凝结共性规律、构建通行招商模式。各招商主体的利益诉求、商务条件、谈判进程等不尽相同,如何把握地块招商的共性特征、一般规律,构建土地合作开发的招商体系和商务模式,从而提高遴选效率、加快接盘节奏,争取滨江项目早进场、早出风貌,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在新区成立后的首次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把滨江商务区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来全力推动,这也对滨江招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就是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滨江整体开发要求,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总体思路,首先就是要实现两大转变:
    一是在项目运作上,由拿地企业操盘的单一模式向政府主导、多家企业参与的多元模式转变。即中冶在1、2号地块退出后,将以市、区政府为主体,对地块进行分割招商,改变单纯依靠中冶的开发模式,形成多个优质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建设的全新格局。
    二是在开发安排上,由受拆迁进度、企业意志影响的被动计划向早出城市形象、早见产业效益的主动策略转变。随着拆迁扫尾的深入推进,大规模净地交付成为可能,而由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也将更加侧重在产业载体特别是优质总部项目的先行导入。
    在研究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招商思路后,就要采取扎实举措,全力推进滨江的招商工作,争取早出成果。
    (一)完善招商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健全滨江商务区运作机构、充实人员编制、完善招商工作体系,依凭即将成立的滨江管委会,以更有专业性、执行力的精干团队为核心,高效推动项目整体运作;打造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招商信息在全区层面实现综合统筹,尤其是各街道、功能板块之间要实现良性互动、信息共享、统筹利用;树立全区招商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强调守土有责,更要强调全区统筹,避免区内恶性竞争导致优质企业外流。
    (二)突出产业导向,完善政策配套。坚持高端提升和创新驱动导向,突出集约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航运服务、高端商务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智力服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在滨江商务区逐步形成以总部经济为主、高端产业集聚的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发展和总部经济集聚的政策配套,梳理省市区现有政策,为入驻企业服务;制定滨江商务区针对性的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层面在产业导向、功能定位、公共配套、财税支持等方面的倾斜。
    (三)优化企业服务,打造良好环境。合理调整周边环境布局,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将原两区行政、教育、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进行挖掘放大,向滨江商务区腾挪倾斜。引入国际知名的医疗、教育机构,打造国际化、高品质的服务配套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宜居和商务商业环境。
    (四)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积极把握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抓住机遇在更高层次更广平台上宣传滨江;注重专场推介、点对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形式,加强招商工作的交互性;引入市场机制,和专业中介机构合作招商,提升招商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

    (作者金学春系区人大代表,区滨江商务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处处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